一、多項成果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和中國科學院建院70周年成就展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
參展的譜系化水下機器人
中國科學院建院70周年成果展
參展的可重構互聯制造解決方案
“海斗”號自主遙控水下機器人、“海翼”號深海滑翔機和 “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參加由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央宣傳部和北京市等主辦的“偉大歷程、輝煌成就——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可重構互聯制造解決方案”等成果亮相中國科學院建院70周年成果展。
二、創新路園區全面啟用,科研創新環境獲極大改善
創新路園區概貌
生產條件
辦公環境
中科院機器人與智能制造創新研究院新園區全面啟用,科研、生產和辦公環境得到了極大改善,為各項工作邁向更高質量發展,全面實施“率先行動”計劃奠定了堅實的條件基礎。
三、參與中科院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創中心建設
新型創新平臺效果圖
在中國科學院與廣東省政府簽署的《共同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合作協議》框架下,啟動在粵港澳大灣區新型創新平臺建設工作。該平臺將為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提供必要保障條件,促進“增量開發、南北互動”發展新格局的形成。
四、創新人才和團隊建設再創佳績
劉連慶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李密獲批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于廣平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孫干獲中國科學院院長特別獎、施佳林獲“2019年中國自動化學會優秀博士論文獎”;微納操控與類生命機器人團隊獲批中科院交叉創新團隊。
五、芯源公司成為中科院首家科創板上市企業
敲鐘儀式
2019年12月16日,研究所發起成立的沈陽芯源微電子設備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成為中國科學院首家登陸科創板的企業,也是遼寧省首家科創板上市公司。
六、“海翼”水下滑翔機研究集體獲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獎,水下機器人應用加速拓展
頒獎儀式
“海翼”水下滑翔機研究集體榮獲2019年度中國科學院杰出科技成就獎表彰。中科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在中國科學院2020年度院工作會議上為獲獎集體頒獎。
“探索1000”
“潛龍三號”
“探索”、“潛龍”系列等智能海洋裝備為我國深海科學考察和資源勘探等提供強有力的技術保障。
七、智能制造技術促進多領域轉型升級
WIA-FA產品通過美國FCC認證
“軟件定義可重構柔性制造測試床”
WIA-FA產品通過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認證并獲得證書;“軟件定義可重構柔性制造測試床”被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評選為明星測試床,作為2019年標志性成果發布;國內首套航天固體發動機裝藥總裝智能制造整體解決方案研發成功。
八、航空航天領域自動化技術研發取得突破
“天帆一號”太陽帆
“天帆一號”太陽帆完成我國首次太陽帆在軌關鍵技術驗證,在軌驗證了微小衛星兩級主被動展開系統、多帆桁同步展開機構等多項技術。低成本光電探測技術研發能力獲認可。
九、“十三五”科教基礎設施項目獲得正式批復
機器人化智能制造技術研發與驗證平臺建設效果圖
多功能綜合性教育及服務設施建設效果圖
“機器人化智能制造技術研發與驗證平臺”項目已進入實施建設階段,將構建一體化集成的綜合驗證環境,為產、學、研、用協同發展提供條件保障;“研究生教育設施”項目開展初步設計工作,將建設多功能綜合性教育及服務設施,創造更優質育人環境。
十、接受中科院黨組政治巡視,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
巡視動員大會
2019年9月17至9月30日,研究所接受了中國科學院黨組的政治巡視。巡視組圍繞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及反腐敗等方面開展了全面系統的巡視工作。研究所認真開展立查立改工作,切實把全面從嚴治黨要求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