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央多次對“新基建”進行重點部署,無疑為當前形勢下的經濟發展“添火加薪”,長遠來看,也為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按下了“加速鍵”。
“新基建”,全稱為“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包括七大領域:5G基建、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特高壓和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相較于傳統基建,“新基建”更加聚焦于高科技和補短板。
“新基建”浪潮洶涌而來,各科技細分領域企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作為中國領先的自動化與信息技術解決方案供應商,和利時既是“老基建”項目自動化系統的深耕者,也是“新基建”中數字化、智能化的早期布局者。“新基建”涉足領域中,和利時緊緊圍繞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自動化和數字化、工業互聯網操作系統、人工智能、工業大數據等板塊,投入支撐技術的研發和行業應用。當天時、地利、人和齊備,和利時將踏浪而行,擘畫出一幅科技感十足的“新基建”圖譜。
最強大腦新布局
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領域添“最強大腦”
作為“新基建”最為貼近百姓生活的基礎設施,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近年來的飛速發展極大地滿足了國內日益增長的客運需求。列車運行控制系統作為保障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智能化安全平穩運行的“大腦和中樞神經系統”,可對列車運行速度等狀態進行監督、控制和調整。
城際高速鐵路領域,和利時全面參與了中國鐵路列控系統標準制定、設備自主研發和工程實踐,系統應用于國內56條高速鐵路、城際鐵路、客運專線等干線鐵路;城市軌道交通領域,和利時是國內唯一一家同時具有城市軌道交通綜合監控和信號系統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業績遍布全球15個城市的50條地鐵線路。
“新基建”時代下的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領域,需要更加智能化、更切合中國交通發展需求的科技產品。近年來,和利時始終致力于軌道交通運行控制技術的創新研究,結合新技術、新需求,加大基礎研發,突破支撐關鍵技術,在“智能控制、智慧管理、自主可控、安全可信”戰略指導方針下構建軌道交通新業態,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城際高速鐵路方面,和利時完全自主開發的高鐵自動駕駛系統(高鐵ATO)已通過中國鐵路試用評審,正式進入京沈客運專線載客運行的現場試用階段;城市軌道交通方面,和利時在國內首創了以行車指揮為核心的“行車綜合自動化系統”(TIAS),目前已在國內首條全自動無人駕駛線路——燕房線,以及承擔疏解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客流的大興國際機場線成功應用。“新基建”浪潮必定引領科技新發展,和利時將發揮自身技術優勢,助推我國邁入全自動化、智能化的綠色智慧交通時代。
工業數字化新生態
工業互聯網領域打造智慧生產管理生態鏈
工業互聯網是振興實體經濟,賦能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而工業互聯網的健康有序發展,離不開具有優秀運營能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廠商的支撐。
工業技術與信息技術的跨界融合是和利時的核心能力之一,和利時以自身深厚的工業底蘊為基礎,通過融合新技術打造了實用性“數字工廠操作系統(HolliCube)”,形成了包括邊緣智能控制系統、數字化工廠生產運營管理系統、工業云等于一體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可大大提升傳統工業的智能化水平,從而提升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實現企業的智慧管理。
和利時依托原有自動化基礎,專注于工業制造生產過程的數字化轉型,一方面幫助大型企業構建支持未來業務創新和云原生APP的企業級工業互聯網平臺;另一方面,構建區域工業互聯網平臺,滿足中小企業低成本實現自動化和數字化升級的需求。目前和利時工業互聯網平臺已成功應用于電力、石油化工、水務、裝備制造、制藥等行業大型企業集團。
人工智能新體驗
人工智能領域注入應用新體驗
人工智能正在為人們的生活注入新的體驗,也讓基礎設施變得更加便利化。與聚焦基礎硬實力建設的傳統基建不同,“新基建”時代的人工智能更傾向以應用需求為目標。人工智能如何與既有產品結合、與傳統業務應用融合,也是和利時一直探索并為之實踐的方向。
和利時堅持技術創新,將人工智能技術引入工業控制領域,采用基于大數據的機器學習實現工業機理模型的精細化和快速迭代,及時準確調整控制參數,優化控制模式,實現了智能控制的全面優化。不僅提高了效率,完成了生產指標,也為節能減排做出了重要貢獻。
目前,人工智能領域仍處于早期發展階段,技術發展空間較大。和利時將深入結合“新基建”趨勢,在工業云平臺基礎上,充分挖掘人工智能技術,進一步打造新一代的智能控制系統,推動自動化行業由信息化向智能化轉型。
底層技術新突破
大數據技術突破賦能傳統業務
和利時業務方向主要集中在工業自動化、軌道交通自動化和醫療大健康三大領域,這三大領域也是發展數字經濟的主戰場。2018年,和利時提出“3+1+N”發展戰略,“1”即為融合了大數據在內的新技術。
以大數據為依托,和利時的解決方案提供大數據的接入、分析與管理,從而實現以數據驅動運營。
以和利時智能電廠整體解決方案為例,其在滿足電廠智能化運轉的幾大功能模塊基礎之上,建立起全廠的數據中心,構建涵蓋:安全、節能、環保、可靠性、科技、計劃、經營、財務、燃料、物資等專業的全口徑指標對標分析體系,對于各種管理需求,都可以進行設計和組態,用于經營分析,用數據說話,層層分析,直至問題核心。模塊內部、模塊與模塊之間,也離不開海量數據的互聯互通。如設備診斷及預測性維護模塊,可通過監測系統完成底層數據的獲取,繼而由大數據平臺完成對各類數據的清洗、存儲、分發、共享等,通過智能診斷模型對數據進行處理,實現異常設備的智能報警、智能診斷、壽命預測,并指導后續開展一系列的檢維修操作。
和利時解決方案應用企業可快速建立起基于大數據的狀態感知、實時分析、科學決策、精準執行的閉環體系,貫通產品需求設計、生產制造和應用服務,實現生產資源高效配置,支撐企業持續改進和創新。
寫在最后
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四輪驅動”已成為和利時在“新基建”浪潮下一張張亮麗名片。面對“新基建”這一歷史潮流,和利時將繼續踐行“用自動化改進人們的工作、生活和環境”的企業宗旨,讓科技的力量融入我們的服務與企業肌體,勇于創新、不斷超越,做國產自動化領域服務“新基建”這條新賽道上的長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