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會官方微信

      首頁  >>  新聞資訊  >>  焦點新聞  >>  正文

      工信部等五部門聯合印發《制造業可靠性提升實施意見》

      發布時間:2023-7-3     來源: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司    編輯:衡格格    審核:張經緯、王靜


      專欄2 整機裝備與系統可靠性“倍增”工程
             機械行業,重點提升立/臥式加工中心、五軸聯動加工中心、車銑復合加工中心、重型數控機床、大型壓鑄機、液壓/伺服壓力機、激光焊接與切割裝備、真空熱處理爐、增材制造等工業母機,大型高端智能農機、丘陵山區小型適用農機等農機裝備,工業機器人等產品的可靠性水平。提升工業控制儀器儀表、測試分析儀器、光電檢測儀器、生物醫學儀器等高端儀器設備精度和可靠性水平。
             電子行業,重點提升無人機、虛擬現實/增強現實(VR/AR)設備、服務機器人、智能門鎖等智能產品,曝光機、蒸鍍機、切片機、涂覆機等電子專用設備,質譜儀、示波器、電子透鏡等電子測量儀器,高效光伏電池等產品,北斗導航終端、5G通信設備等物聯網終端,高端服務器、激光打印機、遠程會議系統等計算機及外部設備可靠性水平。
             汽車行業,重點突破基于數字化試驗場的整車及關鍵零部件可靠性檢測與評價技術,持續提升新能源汽車軟件功能性能、可靠性水平、功能安全、預期功能安全、信息安全等綜合能力,提升動力電池健康狀態評價、使用壽命評價、安全性及故障預警、低溫適應性等可靠性和耐久性測試評價能力,促進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整車可靠性水平提升。

        (四)完善可靠性標準體系。
        加強可靠性標準體系頂層設計,編制制造業可靠性標準體系建設指南。圍繞機械、電子、汽車等行業現狀和可靠性提升需求,開展通用要求、管理、設計、分析、試驗、評估、維修保障等可靠性基礎共性標準和急需標準制修訂,補齊短板,推動在關鍵核心產品強制性標準中增加可靠性指標。發揮市場驅動力,鼓勵企業、行業協會和專業機構積極參與標準制修訂,加強高水平可靠性團體標準研制,實施企業標準“領跑者”制度。
        加強可靠性標準統籌協調,依托有關標準化技術組織和機構成立可靠性標準工作組,完善制造業可靠性標準體系協調推進機制。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化活動,加快推進適合我國國情的可靠性國際標準轉化,推動國內先進可靠性標準上升為國際標準。強化標準宣貫實施,開展可靠性標準化建設與應用試點,加快相關標準推廣應用。(工業和信息化部、市場監管總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發揮計量和測試驗證對可靠性的支撐作用。
        發揮計量對測試驗證的基礎支撐作用,以精準計量推動檢測方法的科學驗證。夯實制造業可靠性計量基礎,加快機械、電子、汽車等重點行業急需的標準物質研制和應用,建立一批高準確度、高穩定性計量基準、標準,制修訂一批國家計量技術規范和行業計量技術規范。加強關鍵計量測試技術、測量方法研究,加大測量誤差、測量不確定度等計量基礎理論在制造業可靠性中的應用,為制造業可靠性提升提供全產業鏈、全生命周期的計量測試服務。
        加強可靠性測試驗證能力建設,支持企業結合測試驗證需求改造升級試驗檢測設施,建設專用可靠性試驗、環境適應性試驗驗證能力。鼓勵龍頭企業、高校加強與檢驗檢測機構合作,創建國家級質量標準實驗室、國家標準驗證點、重點行業可靠性實驗室,搭建專用可靠性試驗檢測環境。面向行業可靠性驗證共性需求,支持第三方機構開展關鍵共性驗證技術攻關,開發多應力綜合驗證、耐久性試驗、計量測試等測量儀器和試驗設備,構建可靠性設計與仿真、故障診斷與分析等軟件工具箱,提升檢驗檢測與試驗驗證能力。(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市場監管總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深化數字技術在可靠性提升中的應用。
        推動數字技術在產品需求分析、設計研發、生產制造、檢驗檢測、維修保障等全過程應用,宣貫推廣企業兩化融合度、數據管理等國家標準,提升產品全生命周期數字化管理水平。鼓勵企業積極依托數字技術,加快適應市場對質量與可靠性的動態需求,推動生產模式和組織方式創新,更好提升用戶體驗。推動5G、大數據、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可靠性工程的深度融合,以數字技術促進關鍵核心產品可靠性提升。
        加強數字模型等工具的開發應用及配套標準研制,運用基于模型的系統工程、數字孿生、可靠性仿真等技術提高產品可靠性設計水平。推動生產制造裝備數字化改造,促進傳感、機器視覺、自動化控制、先進測量等技術在生產制造環節深度應用,提高生產效率,降低質量波動。加強智能檢測技術與裝備應用,推動在線檢測、計量等領域儀器儀表升級,促進制造裝備與檢驗測試設備互聯互通,提高檢驗檢測效率和精準性。深化產品故障預測、智能化運維等技術在產品使用過程中的應用,有效降低產品故障風險,提高產品可靠性。(工業和信息化部、市場監管總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七)提高可靠性公共服務水平。
        支持行業協會、專業機構與企業深度合作,推進可靠性數據跨環節跨企業共享利用,開展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用戶使用等環節的可靠性數據分析,建設可靠性基礎數據平臺,加強典型產品失效機理研究,為產品迭代優化提供技術服務。引導行業協會、專業機構開展可靠性培訓、咨詢、診斷等服務,重點面向中小企業提供可靠性提升綜合解決方案。支持檢測認證機構加強自身能力建設,探索推動自愿性產品認證、第三方可靠性評價認證等工作,鼓勵社會采信可靠性認證結果。推動品牌服務專業機構將可靠性管理納入企業品牌培育管理體系,夯實品牌培育基礎。(工業和信息化部、市場監管總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八)加強可靠性人才培養。
        鼓勵高校強化可靠性課程和相關專業建設,加快可靠性教材編制和師資隊伍培育,加快培養高層次可靠性人才。鼓勵企業和高校等聯合建設實訓基地,加強可靠性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提高工程技術人員的可靠性實踐能力。鼓勵行業協會、專業機構和職業院校加大可靠性人才培訓和繼續教育,以需求為導向制定可靠性工作崗位能力標準,開展可靠性工程師等崗位能力評價工作。(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組織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在國家制造強國建設領導小組領導下,進一步發揮現有工作機制作用,明確責任分工,加強部門協同和部省聯動,統籌謀劃、合力推進制造業可靠性提升工作。發揮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作用,為制造業可靠性提升提供決策咨詢、戰略規劃論證和工作指導。各地有關部門要結合本地實際,研究促進制造業可靠性提升的配套政策措施。
        (二)強化政策支持。加強可靠性提升工作與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等有關政策規劃的有效銜接,充分利用現有政策渠道,加強對制造業可靠性提升的支持和激勵。落實企業可靠性技術研究、產品設計開發、中試階段測試驗證等環節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普惠性政策。鼓勵在重點產品國家質量監督抽查、政府采購項目和政府支持的新技術新產品研制項目中,強化可靠性相關指標要求。在省級政府質量考核中增加對可靠性工作的考核,強化產品質量監督管理。鼓勵社會資本加大對制造業可靠性提升工作的投入。
        (三)營造良好環境。充分發揮各類媒體、行業組織作用,搭建跨領域跨行業的可靠性交流平臺,開展質量與可靠性活動,積極推廣可靠性先進理念、技術、工具及典型案例,宣傳“中國制造”優秀品牌,促進企業增強可靠性意識,引導社會樹立優質優價的價值導向,為制造業可靠性提升營造良好氛圍。發揮地方和行業組織引導作用,加大對可靠性提升的支持激勵力度,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對可靠性創新質量、績效、貢獻方面的優秀科學技術成果和產業技術基礎,先進個人和團隊給予獎勵激勵。

      轉到 首頁 第  1  2  頁 末頁

      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版權所有   |   京ICP備13023518號-1   |   京公網安備 110102003807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百萬莊大街16號1號樓6層   |   郵編:100037   |   電話:010-68596456 / 68596458
      戰略合作伙伴、技術支持: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機經網(MEI)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一区免费观看|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产一在线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3d动漫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 日韩熟女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午夜| 精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色播一区二区| 国产午夜福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一区|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无码AV中文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一区精品二区|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广告 | 在线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系列| 在线观看国产一区| 性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无码|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av综合av一区| 亚洲丶国产丶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品| 区三区激情福利综合中文字幕在线一区|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百度| 日韩精品无码久久一区二区三|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一区二区传媒有限公司| 日本强伦姧人妻一区二区| a级午夜毛片免费一区二区| 日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国模大胆一区二区三区| 色噜噜AV亚洲色一区二区| 精品不卡一区二区| 精品黑人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