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研究結果討論:制造業數字化改造的決定因素
對經驗的總結,一般采用了兩個傳統的方法:第一,采集先進企業的經驗。這個部分本文采用了統計描述的方法,從整體成效來提煉制造業數字化改造的決定因素;第二,通過調研發現的問題和可取的做法。這個部分本文采用了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從調研獲取的各個個案研究來分析培育產業數字化過程中的障礙。因此,針對我國制造企業數字化改造過程中遇到的二大障礙,即“集成陷阱”和“中小企業陷阱”(圖1),本章分別運用統計分析和扎根研究的方法,從橫向企業和縱向價值鏈兩個視角分析了制造業數字化改造的決定因素。
1.橫向企業視角的數字化改造決定因素
對應本文第三章第(一)節的分析,我們歸納橫向企業鏈視角的數字化改造決定因素如下:(1)根據表1的分析,我們認為選擇數字化改造的企業應該是從事規?;a或具有高利潤的產業。中國獲評“燈塔工廠”的改善成效表明,這類企業可以通過提高勞動生產率和增加效益消化持續的數字化改造成本。這一決定因素能回應“哪些產業類別的企業適合進行數字化改造”的問題。(2)根據表3的分析,我們認為選擇數字化改造的企業應該具有工業自動化和生產運營持續改善的基礎,中國獲評“燈塔工廠”的實踐表明,工業自動化水平和生產運營水平較高的外資企業在改造過程中成效顯著。這一決定因素能回應“企業開展數字化改造需要哪些基礎”的問題。(3)根據中國獲評“燈塔工廠”數字化轉型個性特性1和3的歸納,我們認為選擇數字化改造的企業應該信息高度集成,最好是單獨或聯合建設企業自主管理的主干工業互聯網。這一決定因素能回應“企業開展數字化改造如何避免集成陷阱”的問題。(4)根據中國獲評“燈塔工廠”數字化轉型個性特性4的歸納,我們認為選擇數字化改造的企業應該具有終端采集、儲存和分析數據的能力,運營資源均可實現數據化,具有平臺化功能特征。這一決定因素能回應“企業依靠哪些技術能力來開展數字化改造”的問題。(5)根據中國獲評“燈塔工廠”數字化轉型個性特性2的歸納,我們認為選擇數字化改造的企業應該具備持續投入的能力或者獲得風險投資的資助,以幫助企業順利度過價值拐點(圖1G點)。這一決定因素能回應“企業開展數字化改造如何避免中小企業陷阱”的問題。(6)根據中國獲評“燈塔工廠”數字化轉型個性特性4的歸納,我們認為選擇數字化改造的企業應該實施相應的商業模式變革,實現從端到端的全價值鏈服務。這一決定因素能回應中小企業主最為關心的“如何搭上數字化改造的‘順風車’”的問題。(7)根據表4的分析,我們認為選擇數字化改造的集團企業,應該規劃和建設在集團化經營條件下進行內部工廠復制的能力,以便通過經驗分享和固定成本攤薄來大大加速數字化改造的進程。中國獲評“燈塔工廠”的實踐表明,“智改數轉”具有規模成本遞減的效應。這一決定因素能回應“數字化改造成效成否在企業集團內部廣泛復制”的問題。(8)根據中國獲評“燈塔工廠”數字化轉型個性特性6的歸納,我們認為選擇數字化改造的企業高層應該高度重視數字化改造戰略并鼓勵員工積極參與。這一決定因素能回應“企業開展數字化改造過程中需要哪些人參與”的問題。
2.縱向產業鏈視角的數字化改造決定因素
對應本文第三章第(二)節的分析,我們歸納縱向產業鏈視角的數字化改造決定因素如下:(1)是否由政府推動開展了數字化改造診斷,然后根據各地制造業數字化改造成熟度水平來決定是否啟動具體某個產業的數字化改造時機;(2)是否具備了數字化改造產業的配套能力和服務供應商;(3)是否下游廠商已經實現數字化改造,對上游供應廠商數字化改造形成壓力或引領示范作用;(4)是否具有鼓勵性的地方產業政策支持;(5)是否政府相關職能部門能提供專項改造資金補貼以幫助企業加快度過前期投資的價值拐點(圖1中G點);(6)行業協會是否能主導數字化改造標準的制定和推廣、復合型人才的培養、數字化改造經驗的積累和推廣。
四、加快傳統制造業數字化改造的政策建議
(一)做好制造業自動化、精益生產、質量提升的基礎工作
生產奧利奧、趣多多、太平等知名品牌餅干的億滋食品蘇州湖西工廠獲批第十批全球“燈塔工廠”,其負責數字化改造的專員指出,“先有自動化,才有數字化”。因此對于制造業相對落后的地區,不要一哄而上地急于啟動數字化轉型,政府應該設立專項資金,鼓勵企業首先做好制造工廠現有生產線的自動化改造,精益生產管理、質量提升改進等基礎工作。
(二)以規模和效率效益為標準,審慎選擇制造業數字化改造的產業
目前中國獲評“燈塔工廠”主要集中在:(1)毛利率高的行業,例如電子材料業、保健品業,能承受較高的改造成本;(2)有風險投資基金介入的行業,例如新能源行業,有機構為企業“買單”;(3)改造后有規模效應的行業,例如汽車、石化、鋼鐵、食品、紡織等行業,能通過規?;a迅速分攤改造成本;(4)高損耗的行業,例如電競電腦PCB主板制造行業,盡管其生產關注高質量的客戶定制,并不注重規模效應,但通過智改數轉能防止人為錯誤,減少單品出錯后的巨大效益損失。但總體而言,以規模和效率為競爭優勢的產業,將在此輪數字化轉型升級中脫穎而出。以阿里巴巴犀牛服裝工廠為例,傳統意義上的朝陽產業、夕陽產業的界限有可能被突破,因此政府產業扶持政策的方向,也要根據這個趨勢做出相應的調整。
(三)“鏈主”與“鏈長”密切配合,積極推進區域一體化進程中的制造業數字化轉型
依據中國獲評“燈塔工廠”區域分布來看,應將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工作納入區域一體化戰略推進的重點工作范疇,并依托現有的產業集群,由頭部企業作為產業鏈“鏈主”,而由政府相關部門作為產業鏈的“鏈長”,重點建設區域內優勢產業的主干工業互聯網,形成集約式縱向一體化改造的局面。
(四)制定“黑燈工廠”建設的鼓勵政策,大力推行節能減排
“無接觸收貨倉庫”、“熄燈車間”、“黑燈工廠”和“關燈庫房”等無人運營模式,是制造業數字化改造的高級階段。綠色發展與業務增長及盈利并非“水火不容”,相反基于先進數字化工具以及高級分析技術的工業4.0轉型,不僅能夠催生綠色技術,還能提升效率,改進現有生產模式和物流模式。因此,有必要制定相應的鼓勵政策來推進產業數字化的高級化。
(五)鼓勵企業從事數字化轉型研究、培訓和分享,制定相應的人才培養、轉崗培訓以及靈活用工政策
“燈塔工廠”不僅是一個榮譽稱號,更是指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標桿。要通過制定優惠政策,來鼓勵“燈塔工廠”開展數字化轉型研究、培訓和分享。蘇州工業園區的博世智改數轉賦能中心,就常年對外接待相關需求方的參觀,并有定編人員開展相應的研究和培訓工作。同時,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對人力資源管理也帶來了一定的沖擊,例如需要大量既懂得工廠運營,又熟悉工業自動化和信息技術的復合型人才;部分低端的一線操作工面臨轉崗培訓;八小時工作制的管理模式,逐漸無法應對數字化轉型后線上離散性的工作時間,等等。針對數字化轉型后的用工模式,需要國家相關部門深入調研,制定相應的人才培養、轉崗培訓以及靈活用工政策。
五、結論
制造業數字化改造已經成為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的主要途徑和手段。但是當前制造業的數字化轉型面臨企業“不敢轉、不愿轉、不能轉、不會轉、不善轉”、“集成陷阱”、“中小企業困境”等一系列的實施障礙。分析影響制造業數字化改造的主要因素,并對此做出了一定的實證分析,對于加快推進中國制造業的數字化改造具有重要的政策決策意義和理論研究價值。
本文橫向分析了50家中國獲評“燈塔工廠”的基本特征,并在“智改數轉”工作中全國領先的蘇州,調研了制造業縱向產業鏈視角數字化改造的經驗。運用統計分析和扎根研究方法,總結了我國實施制造業數字化改造的決定因素,并提出了相應的政策建議。這14條具有中國特色的制造業數字化改造的經驗總結和5點政策建議,回答了當前“企業家如何開展數字化改造”、“地方政府如何開展‘智改數轉’全產業鏈培育工作”這兩大關切問題,對于我國雙循環發展格局下實現工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
作者:長江產業經濟研究院 劉志彪、徐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