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發布,提出31條政策支持民營經濟發展。
圍繞《意見》,多位民營企業家認為,持續破除市場準入壁壘等環境優化舉措、完善融資支持政策制度等經濟支持舉措、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等法治環境健全舉措有效回應了廣大民企的殷殷期盼;支持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培育和弘揚企業家精神等引領性意見讓各行各業的民營企業家進一步厘清了高質量發展的方向……
創新不問“出身”,激發企業潛力活力
“為促進民營企業發展,《意見》制定了非常精準的各類支持政策。”百分點科技集團董事長、首席執行官蘇萌告訴記者,政策非常契合民營企業的發展實際,例如“持續破除市場準入壁壘”這一條,將為民營企業開展創新活動提供更廣闊的空間。
企業是科技創新的主體,有效激發主體的潛力和活力,也是讓民營經濟創新源泉充分涌流。360集團創始人周鴻祎表示,“《意見》深挖激發民營企業創新活力的突破口,持續激發各類創新要素向創新領域聚集,有效助力民營企業提振信心、增強活力。”
“全面落實公平競爭的政策制度”讓不少企業家倍感振奮。
科興控股董事長、首席執行官尹衛東向科技日報記者解釋,“在國家層面的合作項目中,民營企業同樣能夠‘領軍’,但必須要先練就匹配的‘實力’。要‘領軍’就必須想辦法帶領團隊打勝仗,這無形中激發了民營企業開展科技創新的內生動力。”
蘇萌認為,《意見》中的建議有助于民企、國企開展創新協作,建立聯合實驗室、合資公司等,加快實現關鍵領域技術突破,實現創新共享、利益共享。
以國家發展為己任,克難奮進顯擔當
“《意見》從完善治理結構、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加快推動數字化轉型和技術改造,到參與國家重大戰略、履行社會責任,對民營經濟改革創新和民營企業規范健康發展提出了明確要求。”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首席執行官馬化騰表示,這在民營企業界激起強烈共鳴。
“《意見》讓我們更加明確了民營企業的發展任務,而且要以全球化的視角理解企業的發展。”尹衛東說,《意見》明確支持提升科技創新能力、鼓勵提高國際競爭力,這些能力的精進不僅要轉化成企業的“財富”,還要轉化成為更多國家能夠享有的產品或服務,這樣既提升企業競爭力,也提升國家競爭力。
國家發展與企業發展緊密相連,已成為民營企業家的共識。協鑫集團董事長朱共山提到,《意見》有5條內容聚焦促進民營經濟人士健康成長,提出要引導民營企業家增強愛國情懷、勇于創新、誠信守法、承擔社會責任、拓展國際視野,敢闖敢干,不斷激發創新活力和創造潛能。“只有這樣才能為民營企業發展掌好舵,為國家發展發揚‘逢山開路、克難奮進’的企業家精神。”
奧克集團董事局主席朱建民認為,《意見》更加聚焦引導民營企業踐行新發展理念、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轉換增長動力,貫徹“信任、團結、服務、引導、教育”的新時代統戰工作方針,穩定人心、鼓舞人心、凝聚人心,全面促進新時代民營經濟發展壯大。
推動高質量發展,民營企業投身源頭創新
多名企業家認為,《意見》開篇指出“民營經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進一步明確了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外延和內涵,事關中國式現代化的方方面面。
如何以“生力軍”的角色參與到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每名企業家都有獨樹一幟的創新“密碼”。
中天科技董事長薛濟萍告訴記者,通過實踐摸索,中天科技走出了差異化創新、鏈式創新、高端創新的特色路徑。中天科技將繼續在補鏈、強鏈中加快形成產業鏈式發展,搶抓數字強國建設機遇,努力構建面向全球化的技術體系和產業體系。
尹衛東介紹,科興著力支持基礎研究,通過與中國科學院建立多個聯合實驗室、與國家實驗室合作等布局,產出更多原創科技成果。
騰訊集團高級副總裁郭凱天介紹,騰訊將持續推進應用場景與技術演進緊密協同,主動從應用研究走向基礎研究,聚焦國家戰略和產業發展重大需求,挺進前沿技術“無人區”。
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民營經濟從小到大、從弱到強、不斷壯大。面對高質量發展的時代命題,克難奮進、勇毅前行的中國民營企業家們信心滿滿,不斷為中國民營經濟發展奏響時代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