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會官方微信

      首頁  >>  新聞資訊  >>  專題論述  >>  正文

      離散制造行業數字化轉型與智能化升級的重點任務和對策
      建議

      發布時間:2024-2-27     來源:先進制造業    編輯:衡格格    審核:張經緯 王靜

      離散制造行業數字化轉型與智能化升級的重點任務

      (一)突破制造智能關鍵使能技術

      智能傳感器與工業互聯網是智能制造的基礎,重點突破智能傳感器與傳感網絡及智能終端、即插即用技術、實時網絡操作系統技術、機器對機器技術、制造 IoT 技術。大數據和知識庫是智能制造的核心,重點突破制造大數據挖掘技術、大數據智能分析與管理技術、面向制造大數據的綜合推理技術。智能推理是智能制造的靈魂,重點突破智能建模與仿真技術、全息人機協同系統、復雜對象智能控制系統技術、數字孿生技術。

      (二)研發智能制造裝備

      重點研發的智能制造裝備包括智能機床、智能成形制造裝備、特種智能制造裝備、智能機器人、智能柔性制造產線等。智能機床應具有加工狀態實時感知與交互、產品工藝自主決策與優化、加工精度持久保持能力等特性,智能成型制造裝備應具有信息獲取、模型預測、決策控制功能,特種智能制造裝備應具有超高溫、超高壓等超常工作環境適應性以及超精密、高能束等超常工藝適應能力,智能機器人應能勝任焊接、打磨、精細裝配、機加工、柔順控制等工作,智能柔性制造生產線應具有多制造功能單元、制造島結合協作的高度柔性化和智能化能力。

      (三)建設數字化、智能化車間

      數字化制造車間、網絡化制造車間是智能化車間的初級形態:前者的各種設備要實現數字化管理和控制,對加工數據進行數字化描述、集成、分析和決策,進而對各種設備進行數字化控制;后者基于集成的數據進行智能分析和決策,智能地優化整個制造過程,使資源得到最合理的配置和優化。

      (四)打造數字化、智能化工廠

      數字化、智能化工廠是智能制造的典型代表。在產品設計方面,通過制造工藝與成品性能的三維模擬與仿真優化,實現計算機輔助的精確可靠規劃設計。在生產制造方面,利用工業機器人、數控機床和其他智能裝備,自動、高效、穩定地完成各項生產操作。在運營管理方面,在工業互聯網的基礎上,通過有效組織和融合制造領域知識,滿足供應管理、生產營銷、質量追溯、售后運維等全價值鏈的增長需求。

      (五)提供數字化、智能化服務

      相較傳統制造服務,數字化、智能化服務主要體現在提高服務的狀態環境感知、服務規劃、決策和控制水平、服務質量等。在工業技術軟件服務方面,提供網絡化智能工業軟件的集成應用。在工業產品智能服務方面,提供重大裝備的智能運維服務。在生產服務方面,提供生產性服務過程的跟蹤、調度和優化控制等智能服務。在云服務方面,提供全社會制造與服務能力的集成與共享服務。在社群化智能制造服務方面,提供實多企業間的無縫社交與協同生產、智能化產品運維服務。

      (六)構建標準體系和安全體系

      標準體系應重點構建:技術標準體系,如云計算、區塊鏈、信息物理系統(CPS)等,以技術的應用和操作為重點;產品標準體系,如工業互聯網平臺,側重于技術應用和產品服務方面;過程標準體系,如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智能制造等,涵蓋范圍廣、類型多,應側重多個維度以分析發展演進過程;安全標準體系,構建離散制造行業信息安全和物理安全平臺,匯聚安全數據,積累安全知識和攻防經驗,開展大數據分析,進行預警、識別、審計、漏洞管理、防御、殺毒等。

      (一)加快示范應用

      建議積極支持和引導離散制造行業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升級和智能工廠示范;在示范基礎上,大規模推行制造裝備的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升級工程及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升級工程,支持形成具有區域優勢的智能制造生態鏈。圍繞高端紡織、新型電力裝備、工程機械、家居、家電等重點行業,實施智能制造示范項目并篩選典型示范企業,樹立標桿企業形象并傳播推廣。

      (二)突出“中國制造”

      在離散制造行業數字化轉型與智能化升級過程中,應突出核心技術、關鍵裝備、工業軟件的“中國制造”,警惕和防止高端裝備、核心技術“空心化”現象。在核心技術、關鍵裝備、工業軟件方面推行“產學研用”一體化協同創新模式,著力解決離散制造行業數字化轉型與智能化升級過程中的技術難題。

      (三)培育高新技術人才

      離散制造行業的轉型升級需要在戰略、思想、技術、執行等方面加強人才儲備。建議完善職業教育與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注重可持續發展,培養離散制造業智能化工廠方向的專業技術與人才隊伍。推進智能制造人才隊伍建設,培養智能制造人才:一是智能制造高技術人才,培養掌握制造技術,熟悉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技術,精通智能制造技術,善于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智能制造高技術人才;二是智能制造高技能人才,培養知識先進、技術精湛、能工巧匠型的智能制造高技能人才;三是高水平的智能制造管理人才,尤其是企業家群體。

      (四)制定相應法律法規

      探索通過立法引領產業發展,不斷完善財稅、金融、知識產權、人才培養等配套的政策法規體系,促進制造業的長期穩定發展。建立數字資產知識產權保護機制,引入數字資產許可制度,構建透明的數字資產使用環境;加大政府財政資金支持力度,實施必要的稅收激勵政策,采取多元化金融支持方式;利用信息技術對數字資產進行加密、標記、追溯和監控,加強對違規行為的法律約束。

      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版權所有   |   京ICP備13023518號-1   |   京公網安備 110102003807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百萬莊大街16號1號樓6層   |   郵編:100037   |   電話:010-68596456 / 68596458
      戰略合作伙伴、技術支持: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機經網(MEI)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码AV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最新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乱码| 国产福利91精品一区二区| 色欲AV蜜桃一区二区三|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水卜樱 |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资源网| 精品在线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在线观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22|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天堂| 日韩高清一区二区|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视频| 日本一区免费电影|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亚洲一区电影在线观看| 影音先锋中文无码一区|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人妻少妇| 亚洲视频一区网站| 亚洲国产系列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人妻内射无码一区三区| 久久综合精品不卡一区二区| 精品人妻中文av一区二区三区| 78成人精品电影在线播放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 | 久久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另类免费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在线无码一区|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 亚洲美女视频一区| 国内精自品线一区91|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杨幂| 国模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资源网| 久久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国产av熟女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少妇一区二区| 国内自拍视频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