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4日,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在京揭曉。由機械工業儀器儀表綜合技術經濟研究所(以下簡稱儀綜所)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以下簡稱北航)聯合研發的突破性科研成果——“復雜裝備數字孿生運維管控共性關鍵技術及標準體系”榮獲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復雜裝備數字孿生運維管控共性關鍵技術及標準體系”項目攻克了復雜裝備運維監測不全面、故障預測不精準、運維管控不及時等難題,推動物流裝備、工程裝備、空天裝備由周期性運維向預測性維護轉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顯著。
儀綜所長期開展智能制造裝備預測性維護相關技術研究,目前已形成智能儀器儀表智能運維、智能制造裝備“控診融合”和數字孿生運維決策等研究方向。融合數據驅動與機理分析模型,從“傳遞、傳感和傳輸”等維度構建了智能儀表系統預測性維護體系,為儀表制造業轉型升級和價值拓展提供了新動能;研究基于控制系統信號的在線監測與故障診斷,突破了不完備信息下基于控制信號的故障建模難題,為解決預測性維護的工程化應用問題提供了新思路;研究虛擬維修、運維資源數字化調度、維修任務動態優化等技術,突破了壽命預測與維護策略難以融合的瓶頸,打通了預測性維護落地的“最后一公里”,為預測性維護技術落地應用提供了新方法。
儀綜所作為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智能制造基礎)承擔單位、IEC/TC65(國際電工委員會/工業過程測量控制和自動化技術委員會)國內技術對口單位、IEC/SyC SM(國際電工委員會/智能制造系統委員會)國內技術對口單位等,牽頭成立IEC/SC65E/WG12(國際電工委員會/企業系統中的設備與集成分技術委員會/預測性維護工作組),提出了預測性維護標準體系并牽頭制定了預測性維護領域系列國際標準與國家標準,形成了科研/標準/測試/認證協同閉環體系。
未來,儀綜所將繼續圍繞“高質量發展”戰略目標,立足國際標準化與國家標準化主陣地,深入開展智能制造與運維共性關鍵技術研究和標準研制,充分發揮標準引領作用,為科技創新活動建立“最佳秩序”、提供“通用語言”,為我國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新質生產力添力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