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消息,8月19日,國務院總理李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核準江蘇徐圩一期工程等五個核電項目。
會議強調,安全是核電發展的生命線,要不斷提升核電安全技術水平和風險防范能力,加強全鏈條全領域安全監管,確保核電安全萬無一失,促進行業長期健康發展。。
第一財經記者從中核集團、中國廣核和國家電投等三家核電企業獲悉,此次核準的五個核電項目,共涉及11臺核電機組,數量創歷史新高。其中,中核集團有3臺,中國廣核有6臺,國家電投有2臺。值得關注的是,這11臺核電機組總投資超過2000億元。
8月1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正式對外發布《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下稱《意見》),對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進行系統部署。首次在國家頂層文件中明確表示將加快沿海核電清潔能源基地建設,并指出積極安全有序發展核電,保持合理布局和平穩建設節奏。
《意見》在大力發展非化石能源方面提及:“加快西北風電光伏、西南水電、海上風電、沿海核電等清潔能源基地建設,積極發展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風電,因地制宜開發生物質能、地熱能、海洋能等新能源,推進氫能“制儲輸用”全鏈條發展。”
自2011年日本福島核電事故后,中國首次在官方文件中明確使用“加快”一詞來闡述核電項目的建設步伐。此前,官方文件在描述核電發展時,更多采用的是“積極”“有序”“高效”等詞匯,如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在提及核電時,用的是“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積極有序發展核電”。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中國全年新增商運核電機組2臺,累計數量達到55臺,額定裝機容量5703萬千瓦,僅次于美國、法國,位列全球第三;全年新開工核電機組5臺,核電工程建設投資完成額949億元,創近五年最高水平。
隨著今年5月中廣核廣西防城港核電站4號機組投產發電,目前中國在運核電機組增至56臺,與法國并列第二,僅次于美國的93臺。但考慮到中國在建及已核準的核電機組規模(38臺)位居世界第一,且美法兩國近期無新上項目,中國核電在運機組數量有望迅速超越法國,直逼美國。
據中國核能行業協會核能公眾溝通委員會主任王炳華此前介紹到2035年,全國核電發電量占比有望達到10%左右。截至目前,全國核電發電量占比為5%。
日前,國聯證券發布研報表示,2023年中國核電在建機組規模增速為24.4%,核電電源投資完成額增速為40.2%。2024上半年核電投資為407億元,同比增加13.5%。
“據測算,2024年核電行業投資約為1744億元,同比增長為27.9%。從三年維度來看,2025年和2026年投資規模或仍然據高位,投資額增速有所放緩分別為1%和5.6%。”國聯證券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