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萬物互聯的智能時代,一項看似微小的技術正在重塑全球產業鏈格局。MEMS(微機電系統)傳感器,這種通過硅基微加工工藝制造的微型器件,憑借其微型化、低功耗與高集成度特性,成為推動全球消費電子、汽車工業、醫療健康等領域數字化轉型的關鍵基礎元件。
科創板上市企業敏芯股份,正以MEMS傳感器技術為劍,劈開技術壁壘的荊棘,在人工智能(AI)時代書寫著中國智造的傳奇。敏芯股份董事長李剛近日接受新華網記者專訪時,揭曉了企業從手機MEMS麥克風到機器人“神經末梢”的技術突圍密碼,闡釋了從“點狀突破”到“生態共建”的產業革命邏輯,更展望了從“替代者”到“定義者”的戰略升維圖景。
從手機MEMS麥克風到機器人“神經末梢”的技術突圍
在敏芯股份的實驗室里,一場靜默的革命正在上演。傳統麥克風僅能捕捉聲波振動,而敏芯研發的高信噪比(SNR≥70dB)MEMS麥克風,通過內置AI降噪算法,可在125分貝工業噪聲中精準識別0.1秒的異常聲響。一枚直徑不足1.5毫米的MEMS麥克風芯片,承載著企業技術突圍的艱辛與榮耀。“這不僅是手機里的傳音器,更是人工智能時代的‘耳朵’。”李剛輕觸芯片,眼神中閃爍著技術人的執著。
回溯十年前,敏芯股份還不是手機產業鏈中的“隱形冠軍”,彼時全球MEMS麥克風市場被國際巨頭壟斷,中國企業只能承接低端代工。然而,面對這樣的困境,敏芯股份沒有放棄,而是選擇了技術突圍,實現了國產替代的驚險一躍。
彎道超車背后,是敏芯股份無數個深夜的堅守與付出。他們不斷研發,提升傳感器精度,最終首創了“半導體微加工+柔性封裝”工藝,使生產成本驟降60%,而精度反而提升3倍。如今,敏芯股份的MEMS麥克風全球出貨量已突破10億顆,MEMS麥克風芯片出貨量更是連續三年位居全球前三,徹底改寫了行業格局。
在MEMS傳感器領域,敏芯股份通過自主攻關,掌握了多品類MEMS芯片的設計和制造工藝能力。這一能力的掌握,意味著敏芯股份不僅實現了對國外技術的替代,更具備了在全球競爭中領先的能力。李剛自豪地表示:“我們的目標,不僅是跟上國際步伐,更要引領行業潮流。”
在機器人領域,從常見的掃地機器人到前沿的人形機器人,傳感器都是實現其智能化操作的核心部件。據介紹,目前國內掃地機人大多采用敏芯股份的聲學傳感器,接收指令并“聽懂”。而李剛特別提及人形機器人,他認為這是一個具有巨大發展潛力的領域,“人形機器人需要高度靈活和精準的運動控制,這對傳感器的精度和功能提出了極高的要求。敏芯股份在人形機器人傳感器領域積極布局研發,目前主要關注高精度六維力/力矩傳感器。”
李剛介紹,敏芯股份采用獨特的MEMS技術路線,與傳統航天系企業采用的在金屬上貼應變片的方式不同,“通常一個關節用的六維力/力矩傳感器價格高達1萬多元,這限制了機器人的大規模應用。敏芯股份的MEMS技術則通過半導體手段,實現了微米級別的精度控制,不僅提高了產品的精度和穩定性,還能降低生產成本,同時實現六維力/力矩傳感器小型化和高性價比生產。”
李剛表示,隨著機器人應用場景的不斷拓展,對MEMS傳感器的需求將爆炸式增長。例如,在養老經濟領域,家庭智能化需求催生了對機器人的大量需求,而MEMS傳感器作為機器人的“神經末梢”,將在其中發揮關鍵作用。
從“點狀突破”到“生態共建”的MEMS產業破局
技術突圍只是起點,敏芯股份的野望,在于撬動整個MEMS產業鏈的“鏈式反應”。
2024年,敏芯股份的MEMS產品銷量持續上揚,公司全年實現營業總收入5.06億元,同比增長35.71%;毛利潤1.26億元,同比增長101.46%。在聲學傳感器領域,敏芯已成為國內領先的供應商之一,市場占有率不斷提高。其高性能的聲學傳感器產品,贏得了OPPO、Vivo、小米、傳音等手機廠商的一致好評。在MEMS傳感器領域,敏芯股份的產品已廣泛應用于智能手機、可穿戴設備、智能家居等多個領域,樹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敏芯股份與某國內知名品牌的合作,是他們智變未來戰略的重要一環。雙方在手機和手表領域合作的MEMS壓力傳感器,成功將高量程高精度與海拔潛水二合一傳感器應用相結合,從而填補了這一市場空白。這一創新使得消費者能夠通過一顆MEMS傳感器同時獲取海拔高度和潛水深度信息,極大地提升了運動監測的便捷性和準確性。這一成果不僅展示了敏芯股份在MEMS傳感器領域的強大研發實力,也體現了他們與科技巨頭的緊密合作關系。
敏芯股份與上下游企業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形成了完善的MEMS產業鏈生態。通過與高校、科研機構的合作,敏芯不斷引入新技術、新理念,推動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
此外,敏芯股份還積極參與行業標準的制定和推廣工作,為MEMS行業的健康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李剛表示:“我們要做的,不僅是提供產品,更是構建一個開放的、共贏的MEMS生態系統。”
在產業鏈上下游,敏芯股份構建了完整的MEMS產業鏈,從設計、制造到封裝測試,聚集了有梯隊的行業人才。這一產業鏈的完善,不僅提升了敏芯股份自身的競爭力,更帶動了整個行業的進步。
隨著技術的不斷突破和市場的持續拓展,敏芯股份的國際化步伐也在加快。公司規劃中的海外布局舉措,進一步強化了公司國際化的決心,公司將努力成為全球領先的MEMS解決方案提供者。李剛說:“我們要讓世界看到,中國不僅能制造,更能定義未來。”
從“替代者”到“定義者”的戰略升維
站在科創板這一資本舞臺上,敏芯股份的視野已超越“替代”,直指“定義”。
“科創板不僅是融資渠道,更是創新引擎。”李剛感慨道。上市以來,敏芯股份充分利用科創板的優勢,加大研發投入,構建多品類MEMS芯片設計和制造工藝能力。財報顯示,公司研發投入占比持續高于行業平均水平,技術成果轉化率顯著提升。科創板的賦能,讓敏芯股份在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從單一的聲學傳感器,到壓力傳感器、慣性傳感器、流量傳感器……敏芯股份的產品線不斷拓展。公司通過技術復用,快速拓展新領域,形成多元化的MEMS產品矩陣。李剛介紹:“我們要做‘全棧式’解決方案提供者,滿足客戶的多樣化需求。”
在敏芯股份的戰略規劃中,“定義者”的角色清晰可見。公司正布局傳感器進軍生物醫學、光化學等前沿領域,探索傳感器的融合創新。李剛透露,未來敏芯股份不僅要感知世界,更要理解世界、改變世界。通過加強與上下游企業的合作與交流,共同推動傳感器技術的發展和應用;通過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努力成為全球領先的MEMS解決方案提供者。敏芯股份的“智變藍圖”,正是中國智造從“跟跑”到“領跑”的生動詮釋。
更長遠來看,敏芯股份的目標是在2030年躋身全球MEMS傳感器前三強。他們不僅在MEMS麥克風領域取得了顯著成就,還在不斷拓展新的技術領域和市場應用,如自動駕駛賽道的MEMS慣性傳感器等。敏芯股份正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從感知物理世界到聯接數字文明,每一次微小的振動都蘊藏著改變未來的力量”的企業愿景。
從實驗室里的“靜音革命”,到產業鏈上的“鏈式反應”,再到定義未來的“智變藍圖”,敏芯股份的每一步都踏在時代節拍上。這家科創板企業用技術創新書寫著中國智造的勇氣與擔當,用實際行動證明:中國MEMS“芯”,亦能定義世界。